联系我们
作者:常州到郑州物流公司几天到 上传时间:2018/6/11 浏览次数:
近日,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研究员兰艳丽接受了媒体专访。对于冷链市场近几年的发展状况,以及自己本身的工作情况,兰艳丽研究员都和我们娓娓道来。
以下为采访内容整理:
冷链市场近几年发展如火如荼,但也有很多人认为,目前冷链市场外热内冷,你怎么看待这个市场,到底是蓝海还是红海?
如果说两年前冷链依然是挂在嘴边的新兴词汇,如今冷链已成为市场竞相追逐的热门领域,各大资本纷纷介入,各类主体群起争锋,冷链发展趋势已经明朗,冷链市场已进入群雄争霸的阶段,成为真正的红海。目前冷链主要服务于生鲜市场和医药市场,两类市场需求均呈现火爆。
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,平均每年保持50%以上的增长。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391.3亿元,同比增长59.7%。与冷链相关的疫苗制品、生物药品等所属的生物药品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00亿元,较上年增长了10%。
未来,受到二孩政策开放、老龄化增长、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等因素的持续影响,药品冷链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。受上游需求市场主导,未来的冷链市场将继续蓬勃发展。
既然冷链市场有可为空间,那么快递与冷链结合会发展什么反应?
“快递+冷链”历史悠久,历久弥新。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这首耳熟能详的诗词反映出的是早在唐代,我国就有了冷链快递的雏形,八百里加急,快马加鞭,当时递送的新鲜荔枝主要是满足皇室贵族生活的需要。随着经济社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,原本高端的冷链服务走入寻常百姓家。
快递进入冷链领域是顺应市场的必然举措,相对于小、散的冷链物流市场来说,冷链快递虽尚处于起步阶段,未来发展空间广阔。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全面激发,冷链快递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,对快递企业现有的冷链设施和服务提出挑战。
很多人把冷链归结为一种服务,认为把冷链嫁接到快递现有服务中,就可以创造新的服务领域,激发新需求,你怎么看?
冷链是一个有深度内涵的领域,不是单纯的服务,从本质上说是一项技术,基于这类技术的成熟完善,快递能够实现的服务领域将更加广阔,服务模式将更加多样,服务人群将继续扩大。冷链追求的目标是全程不断“链”,每个步骤要环环相扣、无缝衔接,才能发挥冷链物流的最大作用,保障食品、药品的最大价值,这也是冷链的精髓和难点。
目前,很多企业曲解了冷链的价值,甚至出现真冷链与假冷链的不同导向。由于快递相对普通物流时效短,冰袋制冷最为常见。但这种模式与真正的冷链相距甚远。
事实上,冷链物流的核心不完全是“冷”,而是“恒温”,是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,通常可以分为深冷(-25℃以下)、冷冻(-18℃)、冷藏(-10℃)、恒温(18℃)、常温等不同温区,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保存温度。因此,冷链更准确的说法实际是温控供应链,是对物品在适当温湿度控制下流通过程的管理。这也体现了冷链的技术性和差异性,单一温控手段是无法真正实现冷链的。
冷链是民生工程,其发展轨迹快慢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程度,以市场为主导,会最大化激发冷链快递企业的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,倒逼淘汰不规范和落后的冷链快递企业。针对冷链快递的研究要放开视野,放到大物流、大快递角度进行思考,因为在冷链领域物流与快递的界限将更加模糊,竞合趋势也将更加明显。
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参与主体都有哪些,目前格局如何,冷链快递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?
目前国内的冷链服务商,共有仓储型、运输型、城市配送型、综合型、供应链型、电商型和平台型等七种模式。该市场的竞争者可分为四类,分别为:
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,生产商自建自营的冷链部门,专业冷链服务商,国外冷链巨头联手国内企业设立的合资企业。冷链快递企业虽数量较少,但规模、网络、信息化、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具备较强优势,是改变冷链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。
当前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观念比较传统落后,同质化竞争严重,大大影响行业效率。冷链快递企业的进入极大提升了消费者服务体验,带动了冷链行业信息化、网络化、规模化发展。
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和技术的飞跃发展,冷链物流产业蕴含无限机遇,企业的组织分工和业务模式存在很多变化空间,新的经营模式层出不穷,多元化发展的冷链市场正在形成,要求企业向供应链、宅配、零担、平台化等多个方向转型升级,快递、快运、整车等细分物流市场互相渗透,市场边界渐趋模糊。
冷链快递的先锋者顺丰早在2014年3月便单独成立了医药物流事业部;两年后,顺丰正式成立了“冷运事业部”,分离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资源。据顺丰透露,顺丰医药供应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,目前拥有冷藏车辆227辆,仓储面积27666平方米,下设四个子公司:四川成都子公司、黑龙江子公司、北京子公司和江苏南京子公司。
顺丰医药干线运输网络目前覆盖全国26个主要城市,支线配送覆盖26个主要城市周边200公里范围区域,基本覆盖了全国75%以上重点地区。顺丰自有39架全货机,也将为医药供应链提供航空运力支持。据了解,顺丰医药制定了医药冷链物流的运输标准操作流程,包括订单管理、收件、运输、中转和派件5个环节31个步骤65个动作
从需求和供给角度看,我国的冷链市场尚处于起步期,供需还不成熟,那么国外冷链物流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?
日本、美国、德国、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发展已经非常成熟,在电子商务发展之前,现有的冷链物流就已经细化得非常完善,国家标准的严格执行,使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,有了线下冷链物流的支撑,反过来更推进了电子商务的进步。
日本蔬菜水果的筛选、定级、冲洗、预加工、包装、预冷、冷藏、运输和销售冷链保鲜早已贯穿始终。相关冷链的研究也在持续完善,例如对于运输中的温度调控、湿度管理、低温流通设施的建立以及冷链机械的开发等。农林水产省牵头建立的低温流通推进协会,制定了行业管理办法和未来走向规划,还规定了食品在低温情况下流通的严格温度环境范围,使生鲜食品冷链保鲜技术进一步完善。
美国建立了蔬菜冷链流通体系,在比较完善的全国性的蔬菜生产分工体系上,建立了追溯系统和全程冷链配送,田间采后预冷—冷库—冷藏车运输—批发站冷库—超市冷柜—消费者冰箱。
德国98%的生鲜农产品从原产地到加工厂再到销售网点,全程都处在要求的温度环境中,冷库中的主要制冷设备完全通过电脑实现精细控制。生鲜蔬果100%实施分等级包装方法,流通市场中所有的生鲜肉类都置放于相应的严格冷藏温度环境里。
加拿大最先建起一整套由空运、陆路、铁道、水路多种途径有机结合的复杂而高效运转的综合冷链物流体系,各种载体资源之间巧妙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协调,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。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全过程实现了低温控制,使得农产品在储存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降到最小,并有效降低了由此所引起的污染。该网络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保证将加拿大的蔬果损耗控制在5%以内,其物流成本不到30%。